夢想促使自學程式社團的萌芽—濱江國中唐同學|學員心得分享 ep.2

自學程式的起點,自動自發的程式學習動機。

受訪者:唐英誠同學(濱江國中二年級)

本系列將訪談 CodingBar 臥虎藏龍的學員們,分享程式學習路上的樂趣與密技,以及 CodingBar 的課程平台的使用心得。

我們來到位於大直的濱江實驗中學,沒有高聳的圍牆,有的是充滿特色的建築與開明的校風;在這裡,跟著從去年就在 CodingBar 上課的唐同學,聽聽他分享如何踏入程式的世界。

對於英誠來說,喜歡寫程式是因為看到好玩的遊戲,很想了解遊戲背後是如何做出來的,這就是他學習的初衷。

自學程式

大約在小一的時候,哥哥帶著他逛 Roblox 這個網站,裡面有各式各樣學生們自己做出來的遊戲,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遊玩。

「我看到那麼多人在做的遊戲,心裡想著:『Wow!我也想做一個。』」

在 Roblox 製作遊戲不是件難事,透過幾個主要的方塊與功能,再搭配豐富的內建素材,就可以盡情寫程式、蓋東西,兩個組合就可以創造出自己的遊戲。

「學校大多數同學都沒學過程式,老師也是教 Scratch,玩一玩就覺得Scratch 有很多限制很無聊。我想起 Roblox 網站好像比較容易操作,就想研究是不是可以玩得更複雜些。」

英誠開始在 Roblox 上面研究其他人的作品,他特別熱衷於創造複雜的射擊遊戲,也會透過模仿與再造進行練習。

「因為設計出超好玩的遊戲很難,讓我更想靠著自己的力量,做出一款真正的遊戲作品。」

如此純粹的動機,在小男孩心理埋下探索的種子。

程式社團

程式教學現場

走訪學校實際的教學現場,我們發現有很多同學被家裡禁止 3C,連鍵盤滑鼠都未接觸過,大部分的學生都未接觸過程式語言。

對於老師們來說,永遠只能教導最基礎的邏輯、著重於體驗的積木型程式語言 Scratch;相對的,也有少數學生有在相關機構接觸程式課程或營隊,導致班級程度極度 M 型化,難以教導更深入的課程。

「主要是因為真正的程式語言都需要打字,而且都是英文,對大部分的同學來說真的很難。」英誠說。

自學程式
文字型的程式語言很容易讓學生心生恐懼

後來,英誠開始上網找資訊。叔叔是軟體工程師,有一次碰巧看到叔叔在寫程式,就問他那是什麼?叔叔說這叫做「Python」,於是在叔叔帶領下慢慢進入程式的世界。

2019 年,英誠開始參加遠距直播的 Python 程式課程,只要在家裡打開電腦,就可以透過視訊與學習平台上課,「遠距上課的重點在於上課的氣氛,只要家長信賴老師的教學品質,就可以很安心這段時間是有效的學習。」英誠媽媽表示。

自學程式
CodingBar 智慧程式學習平台

學習動機才是關鍵

相較於實體課程,遠距直播是較為新穎的學習模式,很多家長並不認為線上學習會有好的成效,我們也詢問媽媽對於線上教學不會有疑慮嗎?

「孩子到底是自己想學,還是被家長逼來學的,這才是上課成效好壞的關鍵。」

英誠媽媽給了我們出乎意料的答案。

只要教學雙方都願意接受數位轉型,透過科技來優化學習方式,其實會是個不錯的選擇。英誠媽媽更進一步表示:「會讓孩子在家進行線上學習,是因為孩子在家裡是很安全的,少了舟車勞頓,家長也能從旁直接得知上課的情況,成效真的很不錯。」

程式社團
英誠與媽媽的合影

學以致用也能有效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

最近家裡買了新電腦,媽媽注意到英誠每次都會玩很久,常常要提醒他適時休息。英誠靈光一閃,設計了一個小程式,開機後每半個小時提醒使用者要把視窗關閉,落實半小時休息十分鐘的護眼方式。

護眼小工具-程式碼截圖

前幾年遠在國外的堂妹生日,英誠也做一個小遊戲作為祝福,讓小女孩看到一個人會跑來跑去,結尾再送上「Happy Birthday」的圖樣,小堂妹很開心,家人也覺得很溫暖,到現在也都珍藏那份檔案。

「程式不是為了學基本語法、或 For 迴圈等,期許孩子能透過程式,去解決最終想解決的問題。」媽媽說。

創建程式社團

大約在今年 5 月的時候,英誠有意在學校成立程式研習社,媽媽表達強烈支持!創立社團需要學生自己寫企劃書,才能促進學校程式社的誕生。因為企劃書是要向師長們提案,孩子們自己要研擬問題與內容,包括:為什麼要這個社團、希望參加後可以達到怎樣的預期、我想學到哪些東西。

CodingBar 協助提供社團課表規劃 (示意圖)

更需在學校裡面發 DM 宣傳、規劃社課內容、向其他同學招生等。可喜可賀的是,社團創建的消息發出後,因為只有限額八位同學,聽說志願排序一下子就被選光了!

我們可以預見,同學們將在社團裡創作出許多有趣題材,更能擁有專屬於自己的作品,CodingBar 也有為程式研習社的課程規劃上提供協助。

程式研習社社團課程實際樣貌

英誠也開心地與我們分享程式學習近況:「最近我玩到一個新的遊戲,它有一套機制,需要很多算式跟計算。我想要寫一套程式有規則可以算出這些東西,但是我會需要再學更多的觀念去開發。」

我們已迫不及待爭取 Beta 版的測試資格!我們相信,英誠的故事,一定會有更精彩的篇章等著他。

 

點我看更多 CodingBar 學員心得分享專題系列

如有任何問題想深入了解,歡迎透過 LINE : @codingbar 與我們聯繫,將有專人為您說明。

 

_______

CodingBar 致力於透過程式教育,培養青少年邏輯思考與創新應用的核心能力。
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打造台灣新世代的教育工程!

// https://codingbar.ai //

✨ 訂閱 CodingBar 獲取最新資訊 ✨

處理中…
順利完成!已將你加入訂閱清單。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