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親身體驗心得分享程式學習歷程,找到最適合的程式學習平台。
受訪者:陳宥諼同學(新竹實驗中學高二, APCS 7級分,資訊社社長)
本系列訪談各地臥虎藏龍的學員們,分享為什麼接觸程式,以及撰寫程式如何增進其他學科的學習。
我以前就很喜歡邏輯思考的過程,上高中時看到認識的學長,透過程式管道成功申請國外的大學,覺得很厲害,也想跟他一樣,從零開始加入資訊社。
零基礎的突破
我在高中之前都沒學過程式,家人對這方面也不太了解,因為想學程式而決定加入新竹實中資訊社,加入後發現資訊社程度的差異很大,有很多很強的人,比較少像我這樣完全沒接觸過的。
我一開始很跟不上,讓我進步的重點在於「敢於發問」,雖然心裡會害怕,可是一定要克服,同儕的教導讓我漸漸跟上大家。

曾經家人也反對我花這麼多時間在寫程式,因為不確定自己志向會不會走資工領域,怕因此耽誤了學科的學習。加上「自制力」是每位父母都很關注的點,總會擔心孩子一直碰電腦是不是在玩遊戲。
可是我認為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觸手機、電腦,都要懂得跟電腦溝通。
而程式語言跟單純的數理思考邏輯不同,它結合了數學跟語文。
以語言來說,與人溝通事物,有些模糊或概念不清的定義,人們自然可以理解;但電腦只是機器,對電腦而言要給很明確的規則,才能下達正確指令,這就牽扯到有邏輯地表達要電腦做事的步驟。
多元能力應用
接觸程式語言後,也讓我在數學方面有更多運用的機會。我們日常生活可能都只用到國小的運算數學,可是寫程式會用到很多排列組合、機率等概念,更有機會將課本教的實際應用出來,也讓我深刻感受到寫程式是利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解決生活遇到的問題。

學程式是很特別的學習方式,與傳統學科很不一樣,學習過程要不斷自己動手嘗試,解題目的過程就像在培養我的多元能力,一般的步驟是:
1. 讀懂題目
2. 思考過程
3. 有條理地撰寫程式碼
4. 表達與呈現
而題目的練習量足夠多,對於其他學科的思考角度、靈活度也很有幫助,不需要把它看得這麼死板,覺得僅僅是在寫程式,我覺得程式可以訓練我的綜合能力。
為什麼要學程式
現在這個世代,資訊是人人都要具備的能力,雖然我還不確定自己志向,但至少多一項一定用得到的技能,未來就多一項選擇。
包括看到許多大學申請資料,都會註明有相關程式檢定、資訊背景會更吃香。就算出去比賽不見得取得很好成績,但至少自己知道有學到東西,那也算是一種成就感。
APCS 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為教育部指導、師大執行之程式檢定考,滿級分為 10 級,考題極具公信力與鑑別度。
推薦閱讀: APCS學習歷程分享:在 CodingBar 從程式設計零基礎,到 APCS 9 級分的心得分享_徐皓揚
推薦閱讀: 學員心得分享-在 CodingBar 上了程式課程之後就回不去了_Ian 林鈞彥同學,7 年級,美國德州 Lawler Middle School
_______
CodingBar 致力於透過程式教育,培養青少年邏輯思考與創新應用的核心能力。
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打造台灣新世代的教育工程!
// https://codingbar.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