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瞭解爸媽們在教養路上的想法、擔憂和各種狀況題,CodingBar 透過座談會的方式,邀請爸媽們聊聊心聲,也集思廣益。文章以Q&A方式呈現,整理歸納出爸媽們的回饋和討論。
我們想給孩子什麼?該怎麼給?一起來看~
感謝熱情參與的爸媽們:陳先生、林小姐、周小姐、廖小姐、曾小姐和王小姐
Q:爸媽們,聊聊你的教育觀吧~
CodingBar希望透過瞭解爸媽們教育觀,和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態,來一起想想我們能為孩子做什麼。
心得1:爸媽們也是在學習 透過陪伴&引導 打開孩子的心
「孩子性格比較敏感、有主見,喜歡的就會去做,不想要的就都不碰。還在尋找方法,希望能引導孩子去嘗試原本沒興趣的事。」- 林小姐
「每個孩子的氣質、個性和學習狀態都不一樣,要看孩子的特質,來調整自己和孩子的相處。」- 周小姐
「把自己定位為協助、引導者的角色。跟孩子溝通說如果遇到問題,媽媽不會罵妳,我們會一起解決。」- 王小姐
(推薦閱讀:Roblox 程式大師體驗分享)
心得2:爸媽們共同的心聲 功課真的要盯 但也不能盯太緊!
「當然希望孩子成績好,但也不會太嚴格,60-80分有過關就好。我覺得數學比較重要、自己也比較看得懂,晚上會幫孩子複習數學。」- 陳先生
「太過超前學習,有時會有反效果。觀察到強迫孩子學習會導致成效不佳,也為孩子帶來困擾。嘗試過家教,現在還在找方法中。」- 廖小姐
心得3:開啟學習力 只要有興趣的 都鼓勵試試看
「希望小朋友能學有興趣的事,只要有問、都會讓他嘗試,像是鋼琴、打鼓、樂高、羽球、美術等。嘗試後喜歡就繼續學,不喜歡也沒關係。」- 陳先生
我們深入詢問陳先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有著廣泛的學習領域?
原來因為小孩喜歡五月天,所以要求學打鼓!其他的項目則是在安親班短暫學過,發展出想要探索的好奇心,爸媽們就會安排帶著孩子繼續去學,「樣樣不精沒關係,但只要有興趣就好~」
Q:在生活裡,爸媽們希望孩子擁有哪些能力?如何協助孩子培養?
除了學業,爸媽們同時也非常重視孩子的人格養成。每個小孩的特質、環境和遇到的狀況都不同,該怎麼教養、協助和引導,是爸媽們的重要考量。
能力1:獨立自主 強化心理素質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照顧好自己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引導孩子在面對挫折時要理性分析和轉念。有時因為環境好,反而因為得來太容易就不知道該如何努力和珍惜。」- 林小姐
「會時時提醒孩子社交和同儕相處的重要性。提醒孩子不要形成小團體,這樣對未來職場也有幫助。」- 廖小姐&王小姐
(推薦閱讀:1招找到持久的學習動機,Weteach創辦人陳坤平老師給國高中生的大學生涯建議)
能力2:保持開放心態 引導孩子探索屬於自己的未來道路
「把自己照顧好,思考每個階段的想要和需要。如果孩子不想升高中,會和孩子討論未來的路。以陪伴者的角色,引導孩子探索自己的興趣。」- C周小姐
能力3:寫程式練腦力 未來世代必備的重點技能
「先協助孩子培養興趣,來引導成為技能。我念資管,希望他們能夠學寫程式,不但現在覺得好玩,對未來職涯發展也很有幫助。」- A陳先生
身為爸媽,總是在持續思考、嘗試各種方法,來引導孩子培養出獨立自主的生活和學習能力,以及面對新事物和環境時的開放心態。在這個trial & error的過程裡,爸媽們也陪伴孩子,一起從各種嘗試中學習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下一篇CodingBar和爸媽們聊聊在面對網路世代的孩子時,對科技教養和線上學習的經驗和看法,一起來看 >> 「現代爸媽教養挑戰:如何透過科技教育強化孩子學習效果和未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