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網路世代的孩子,如何讓3C科技成為孩子的助益,但又不會沈溺?相信這是許多爸媽們的教養期盼。CodingBar 透過座談會的方式,邀請爸媽們聊聊心聲。文章以Q&A方式呈現,整理歸納出爸媽們的回饋和討論。
我們想給孩子什麼?該怎麼給?一起來看~
感謝熱情參與的爸媽們:陳先生、林小姐、周小姐、廖小姐、曾小姐和王小姐
Q:對孩子使用3C產品的看法是?有什麼方法或秘訣嗎?
身處網路時代,3C產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已成為必然。爸媽們該如何讓科技成為孩子的助益,而不會沈溺其中?有哪些心法和狀況題?
心法:透過適當規範 讓孩子學會正確使用3C
把3C當作正向獎勵 >>
「盡量不讓小孩用3C,會用成績來規範。比如說成績達到85分,才能用手機;沒有到80分,就不能看電視。」- 曾小姐
「孩子很喜歡玩 Roblox,只要把功課做好、不要影響身體健康,都可以給予自由。不想要打斷小孩,覺得這樣太暴力。」- 林小姐
為了學習或特定時段才能用 >>
「在家裡沒有給孩子手機,只有在上線上課程或假日時才能用。」- 陳先生
「晚上7點後才能開始用3C,有時孩子會邊放小紅書、YouTube或TikTok邊做功課。」- 廖小姐
「只讓孩子用手機玩益智型手遊,暑假時會讓孩子打電動;但孩子的自制力有限,家長必需從旁協助和提醒限制。」- 王小姐
當然,在培養孩子建立3C使用習慣時,爸媽們一定會遇到的狀況題…
狀況題:當3C規範引發親子衝突時,該如何處理?
在給孩子手機之前,就要先做好溝通 >>
「一旦給孩子手機,其實就很難控制。嘗試過用手機內建的時間控管功能,孩子為了想玩會自己找密碼,也導致親子關係不好,強制性作法無法真正抑制孩子一直想玩手機的慾望。現在經過溝通後,讓孩子知道只有在假日或有需求時(比如在疫情時玩SWITCH),才能使用手機。」- 周小姐
Q:對現在很流行的線上學習,你的看法和經驗是?
「之前孩子有在安親班學了幾年英文,基本的都會。現在讓孩子上線上一對一英文課,和老師的互動、反饋都很好,也減少交通往返時間。」- 陳先生
「線上課程要依性質區分,其實有些還是實體課會比較好。在實體課時的團體互動比較好,孩子比較能主動學習。」- 林小姐
「線上課程滿好的,雖然有距離,但要看老師的引導方式,例如一個個點學生回答,這樣互動性就比較好。」- 廖小姐&王小姐
爸媽們對線上課大多持肯定態度,主要考量在於老師的教學引導和課堂互動,通常小班制的表現比較好。如果孩子對該課程已經有基礎,也能強化孩子在線上課時的學習動力和表現~
Q:關於科技教育,有讓孩子做過哪些嘗試?反應如何?
「我們住的離科教館近,也希望孩子從小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從和孩子的對話和生活來發掘興趣,像是一起讀小百科、科技教育雜誌和小牛頓等。如果孩子有喜歡的課程,也都會幫他們報名。」- 周小姐
「可能因為自己念資管,意識到學程式和科技教育的重要性,也有讓孩子上MINCRAFT的課學寫程式。」- 陳先生
「科技能力是未來趨勢,有在觀察是否有適合的課程,目前覺得科技教育沒有很普遍,通常要跟遊戲有關,孩子才有興趣。」- 王小姐
「讓孩子上過程式課程,但感覺小孩對這方面沒有興趣,自己滑手機也沒看到相關廣告。還是以孩子為主,看他是否想接觸。」- 廖小姐
我們觀察到,爸媽們普遍對科技教育有所認知,也認為對孩子有重要幫助。但不太清楚有哪些選擇、還在搜尋適合的課程或者開發孩子的興趣。目前來說接觸度較低,較少將科技教育排進孩子的課程規劃和生活日常。
科技已是現代人的必備工具和技能,爸媽們持續多方搜尋,就是為了能讓孩子在科技領域裡發展興趣、探索自己。透過把適合的科技課程納入孩子的學習規劃,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同場座談會中,爸媽們也聊到了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討論,一起來看 >> 「現代爸媽教養挑戰:如何協助孩子建立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隨著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投入增加,對於更為個性化教學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我們經過多年的一對一家教經驗累積,推出了到府小團班的新服務。相較於一對一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多了激發同儕之間的學習動力,同時保持小班制度下的精緻教學。(目前服務範圍僅限大台北地區)